高壓擠出機是一種通過高壓、高剪切力實現材料塑化、混煉和成型的加工設備,廣泛應用于塑料、橡膠、食品、醫藥等領域。其操作需兼顧壓力控制、溫度調節、物料特性等多方面因素,以下是關鍵操作要點的詳解:
1.設備檢查
液壓系統:檢查油位是否在安全范圍內,管路有無泄漏,壓力表校準狀態。
加熱系統:確認加熱圈、溫控傳感器正常工作,設定溫度與實際溫度誤差≤±5℃。
螺桿與模頭:清理殘留物,檢查螺桿磨損情況(如表面劃痕、螺棱磨損),模孔是否堵塞。
冷卻系統:確保冷卻水循環暢通,流量計、閥門正常工作。
2.物料預處理
干燥:對吸濕性材料(如PET、尼龍)進行烘干,含水率控制在0.02%~0.05%以內。
預混:添加助劑(如潤滑劑、增塑劑)時需均勻混合,避免局部濃度過高導致擠出波動。
粒徑控制:粉末或顆粒料需篩分,粒徑差異過大易造成喂料不均。
二、高壓擠出機停機與維護規范:
1.正常停機步驟
逐步降低螺桿轉速至停止,保持模頭壓力緩慢釋放。
關閉加熱電源,啟動冷卻程序(水冷或風冷)至各區間溫度≤50℃。
清理模頭殘留物,涂抹防銹劑(如凡士林)。
2.長期停機維護
螺桿保養:拔出螺桿清潔并涂覆油脂,存放時懸空支撐防止變形。
液壓系統:注入防銹油,定期手動運轉液壓閥防止銹蝕。
電氣檢查:斷開電源,覆蓋防塵罩,定期通電測試溫控儀表。
3.模具維護
拆解模頭進行拋光處理(Ra≤0.8μm),更換磨損的模唇墊片。
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除模孔內積碳,避免下次開機堵塞。
高壓擠出機常見問題與應對策略:
1.熔體破裂(鯊魚皮現象)
原因:擠出速度過快、口模溫度過低、熔體彈性過高。
解決:降低螺桿轉速,提高模頭溫度,或增加潤滑劑(如硬脂酸鈣)。
2.氣泡或氣孔缺陷
原因:物料含水、溫度突變導致揮發分逸出,或螺桿真空排氣不足。
解決:加強預熱干燥,開啟真空泵抽氣,檢查密封件防止空氣倒灌。
3.尺寸偏差與表面粗糙
原因:模頭磨損、溫控不均或冷卻不足。
解決:更換模頭,校準溫控系統,優化冷卻水流量(如增加湍流設計)。
4.螺桿卡死
原因:異物進入、超載運行或潤滑失效。
解決:停機清理螺桿,檢查傳動齒輪箱油位,重啟時逐步加載。
